close

看到「三藏」,多數人應該會直接想到頂港有名聲,下港有出名的唐三藏(若你能想出其他個三藏,還真要給你拍拍手~~~)

 

不過,三藏是個尊稱語,只要精通經、律、論三藏者,都能稱作三藏法師,可不是唐三藏所獨有。

 

唐三藏真正的法名是「玄奘」,曾跋山涉水到西天取經,苦學有成,名聲響遍天下,十八年後回到長安,備受唐太宗李世民禮遇。

225px-Xuanzang_w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玄奘西行圖

引自維基百科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8E%84%E5%A5%98

時光匆匆,人間冷暖也匆匆(其實是作者懶得寫),先跳到十二年後,五十八歲的玄奘上書請求改葬父母的事件。

 

這時早已改朝換代,是大家最熟的一段宮廷鬥爭,電視劇老是愛演的武則天戲碼。

 

高宗顯慶二年(657)玄奘奉皇帝之命伴駕洛陽。

 

原本在慈恩寺譯經譯得很爽的玄奘,人帥被點檯,雖千百個不願意,也只能咬牙忍耐……後半段純屬虛構XD

 

不過,玄奘心不甘情不願,倒是真的。除了宣揚佛法,他最大的志業就是翻譯這些梵文「聖經」。在慈恩寺有政府補助設置的專門翻譯部,人多好辦事,伴駕東都,雖然也能帶上幾名翻譯僧,總是沒那麼方便。更別提,皇帝愛將老帥大叔當成陪酒伴遊的人形立牌,紙醉金迷的朱門酒肉,也莫怪六根清靜的三藏無福消受。

 

煩不勝煩的玄奘,找了一天回到老家,與紅塵親姐(不是燈紅酒綠的那個紅塵,是俗世有血緣之親的姊姊)見面,一同去父母墳前祭拜。

 

玄奘五歲喪母,十歲喪父,四十多年後的上墳,雙親墳墓早已頹圮塌陷,亟需重建。身無分文也受國家差勤管制的玄奘,回來後先上書向皇帝告假,以便改葬父母遺柩。

 

沒想到小氣皇帝竟只給了兩、三天的假,根本不夠他鬼混辦事,玄奘只好又上書〈請給假改葬父母表〉:

 

       玄奘更無兄弟,惟老姐一人。卜遠有期,用此月二十一日安厝。今觀葬事尚寥落未辦,所賜三兩日恐不周匝。望乞天恩聽玄奘葬事了還。

 

拜託皇帝給予通融,讓他辦完父母改葬之事後,再回宮。這次總算獲得聖上恩允。好玩的是,後面還寫著:

 

        又,婆羅門上客今相隨逐,過為率略,恐將嗤笑

 

這是什麼意思呢?

 

原來玄奘大大剛好有外國僧友來訪,讓他深怕改葬辦得不體面,丟臉丟到國外去。口袋空空的三藏寫得很迂迴,重點就是請國庫撥款資助的意思。

 

三藏究竟有沒有達到目的?

 

當然是有的,後來他又寫了一封謝啟,感謝高宗、武后的大力「金援」,讓他能報答父母昊天罔極的恩惠。

 

故事到這裡先暫停一下,看官是否覺得哪裡怪怪的?

 

ㄟ,有嗎?

還是,原來「老姐」一詞這麼早就出現了?

 

都不是啦!(雖然作者看到老姐也嚇了一跳

 

大家是否想過,怎麼堂堂一位和尚,還是大名鼎鼎、史冊第一人的高僧,竟然糾結於改葬父母?這不是凡夫俗子才要有的煩惱嗎?

 

當然是父母恩德比天還重,也比佛祖還要重重重!!

(事情最好是這麼簡單啦……)

 

這跟佛教傳入中國後遇到的障礙有關,三言兩語恐難說明白。

 

簡單來說,中國中古佛教進入中土後,面臨許多挑戰,水土不服的情況也多,首屈一指的就是出家與孝道的直接衝突。這到今天依然未解,從二十年前哆啦A夢掌門人的夏令營集體剃度事件可見一斑。

 

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,佛教團體積極企圖扭轉乾坤,搞了一套好幾個版本的《父母恩重經》,也是後來最暢銷的改編本,現行善書《父母恩重難報經》的底本。

2016-05-08 18.14.29.jpg

法藏叢書之C100,臺南:和裕出版社,2004

姑且不論這些經典是真是假,佛書真偽只對佛教中人有影響;對史學家而言,信仰普及的程度,有人信,還很多人相信的這個現象才是重點。

 

中古佛教中國化,佛教為符合天朝的「奇風異俗」,需要妥協、重新包裝,儒家推崇的孝道,便是他們順應民情之一例。

2016-05-08 18.46.36.jpg

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

所以出家四十多年的玄奘愛爹娘,改葬父母,還遵守民間那套挑好日子、祭拜禮儀的,也就不足為奇了!

arrow
arrow

    王若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